• 1622阅读
  • 0回复

[少年商学院]教了很多遍孩子还是不会,原因也许是你沟通用错了方法 [复制链接]

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 

发帖
8557
铜币
8845
威望
8834
贡献值
0
银元
0
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   发表于: 2020-09-16
Riw#+#r]/  
   .0nL; o  
53#7Yy  
z!eY=G'  
'AHI;Z~Gk  
文 | Evan 0F)Y[{h<  
少年商学院联合创始人兼教研总监 D guAeK  
*本文整理自爆款音频课程《不焦虑,陪孩子学数学》,拉至文末即享限时免费订阅。 7` &K=( .  
最近知乎上有个家长热议的话题:“无论怎么劝说都不愿意学习的小孩,应该怎样正确引导?” 换句话说,学习是硬劝不出来的,怎样说才能让孩子更主动学习?」 ;g*ab  
我有一个比喻,家长在辅导孩子学习的时候,其实是一个教练。教练最重要的职责是激发球员的潜能和斗志,让球员变得更强大,表现更出色。我最崇拜的著名足球教练弗格森,他管理球员的哲学就是两个词“赞扬”和“积极反馈”。 fk9FR^u  
Qu!Lc:oM?  
&c0U\G|j  
>lRX+?  
类比到父母也一样,父母辅导孩子的目标:是让孩子更有动力,更有自信,自觉主动地学习。但不少父母做的事情却恰恰相反。讲出来的东西不但没有起到激励作用,反而打击了孩子的积极性和自信心,让孩子更加厌学。 8LB+}N(8f  
那么该如何通过语言激励孩子变的更加主动呢?今天分享4个沟通原则。 @2]_jW  
以「正面直接要求」代替「负面暗示」 ) =sm{R%T  
孩子在写作业的时候,父母总是忍不住提醒他“不要粗心”。结果叮嘱了半天,孩子还是粗心。这是为什么呢?这其实跟我们的大脑有关。 z6$W@-Vd  
不妨做个试验:请你闭上眼睛,脑子里不要想象柠檬,就是那个黄黄的、酸酸的,咬一口连牙齿都软了,嘴巴里忍不住分泌出大量唾液的柠檬。请你一定不要想啊。 _"=Yj3?G%  
试验结束,你的脑海中是不是会不由自主的浮现柠檬的样子,嘴巴里不自然地分泌出很多口水呢?但是如果我什么都不说,你一定不会平白无故地想到柠檬吧。对不对? x?T/=C  
同样的道理,如果爸妈一直说「不要粗心,不要马虎」,这反而会勾起孩子联想到「粗心马虎,把题做错」的情境,以及「妈妈暴跳如雷,爸爸勃然大怒」的样子。最终孩子可能手忙脚乱,真把题做错了。 ?> }bg  
59IxY ?  
J'|qFS  
5|";L&`  
与之类似的表达:不要大吵大闹!不要跑!不要过去!怎么样?你的眼前是否浮现孩子大吵大闹,到处乱跑,靠近危险的画面呢?所以这样的负面暗示不但不会解决问题反而徒劳无功。孩子照样大喊大叫,到处乱跑。 EG2NE,,r  
那为什么父母提醒孩子无效呢? eQNo'cz  
这其实跟我们的大脑有关。孩子对于「不要…(怎样)」的表达很难理解。这是一种绕远路的思考方式。「不要大喊大叫」,孩子脑海中会先浮现大喊大叫的样子,然后修正为不要大喊大叫。这个过程不仅麻烦,而且对孩子来说相当困难。 rm<(6zY  
既然如此,我们为什么不一开始就直截了当地告诉孩子呢? g6+}'MN:5  
你可以用: lQY?!oj&q  
「保持安静」代替「不要吵闹」 }_Jr[iaB  
「慢慢走」代替「不要跑」 <S%M*j  
「离开那里」代替「不要靠近」 @MS;qoc  
只要以正面、具体的说话方式和孩子沟通,孩子就更容易理解,也会更容易按照你的指示来做。 V`=#j[gX)=  
这里我也解释了之前一讲「如何克服孩子粗心」的背后的理论原因。 h]&8hl_'m  
用具体可执行的正面要求告诉孩子: 「字迹工整,看清题目,想好再写,从头检查 」,从而替换掉「你不要粗心啊、你不要马虎啊」这些无效指令。   xn}sh[<:P  
总结一下,沟通的第一条原则:以「正面直接要求」代替「负面暗示」。 6;k#|-GU&  
以「正面内容结束」代替「负面内容结束」 $Ic: c  
这两种表达有什么区别呢? 0 @~[SXR  
举个例子:一位销售员说「这件衣服颜色漂亮,面料舒适,就是设计不太好」。你听到这样的介绍还会买吗?你可能会想「是哦,既然这样,我还是不买了」。 8NWvi%g  
调转一下顺序「这件衣服虽然设计不太好,但是颜色漂亮,面料舒适」怎么样?是不是感觉完全不同呢?会不会有一些顾客因为面料舒适而买一件呢? u-=%gx"Di  
那这两句话差别在哪里呢? \-gZ_>)  
差别在于表达的最后一句。如果是以负面内容收尾,心情也会变得沮丧,丧失动力。 k?KKb /&b  
同样的道理,你平时在跟孩子讲话的时候,是不是也常常也会这么说呢?例如「你的算数很厉害,但语文很糟糕」;「你短跑很出色,长跑很差劲」孩子听完之后当然会很不开心。对不对? EJ"[{AV  
所以,在孩子激励过程中,最后是以他「做得到、做得好」的事情结尾,你的话就会更有穿透力,也更容易把话深深地烙印在孩子内心,让他产生自信,让心情为之一振,激发孩子挑战不擅长事情的勇气。 4l560Fb'U  
习惯用负面内容结束一句话的你,下次不妨试试 以「正面内容结束」代替「负面内容结束」。   noV]+1#"V  
以「做的比以前好」代替「你不如其他人」 8" XbW7^o  
你会不会习惯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比较,希望他更努力一些? _m#M^<0n  
因此一些父母时常对孩子说「你不如其他孩子」这样的话呢?例如(你看隔壁的小明,数学每次都第一名;你看隔壁的小华,古诗背的多6;你看隔壁小张,英语作业早就写完了)。 Yu`b []W  
t L}i%7  
UJ<eF/KSmG  
H0_hQ:K   
孩子听到这样的话会有怎样的感受呢?这样的话在孩子心理就会被理解为「我很差」「我又被否定了」「我被父母嫌弃了」 4#!NVI3t  
有的孩子不甘示弱,直接回一句「人家小明的妈妈都给他买乐高机器人,你怎么不说啊」「人家小华的爸爸都带他去游乐场,你怎么不说啊?」 E$T)N U\  
然后妈妈气呼呼地回一句「那你去当他们家的孩子啊」。 1@im+ R?a  
怎么样,有没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呢? W/OZ}ky}^  
但是,这样比来比去,不但没有解决任何问题,反而把气氛搞得很僵。比较除了引起争吵,百害无一利。 :VX?j 3qW  
所以,如果你想给孩子正向的激励,让孩子更加主动,你可以将忍不住快要说出口的「和别人比较」转换成「和以前比较」;不是「挑剔缺点」,而是「发现优点」。 QD-#sU]  
举几个例子: ({87311%  
@;!s"!~sv  
「你比昨天多做对了2道题哟」 "JT R5;`w  
「你已经明白了… (例:勾股定理了),很棒!」 cK"b0K/M?B  
「一下子10题全部做对大概还做不到,做对8题是有可能的喔」 TeSF  
「你以后算数速度会越来越快的」 |/5j0  
f =B)jYI  
这里多补充一句,很多人的焦虑,是来源于喜欢跟别人比较。这里不展开说了,父母可以反思一下对不对。 -=I*{dzly  
以「这里做的好」代替「怎么又错了!」 !O~EIz  
孩子拿一张80分的考卷回家,你会跟他说什么呢?有的父母会说「你看看,这错了,这又错了,这也错了,怎么这多错啊」。 {=VauF  
那换位思考,如果你的领导跟你说「你这干的不好,那干的不好」你会怎么想呢?你心里会想“你干嘛总盯着我干的不好的地方啊”对不对? p eQD]v  
<:fjWy  
-$!`8[fM  
=rFgOdj  
再举个例子,先生对太太说「今天炒的土豆丝怎么这么难吃啊」,你觉得太太会怎么想?「平时做的好吃的都是应该的,也没人称赞,只要一点不好吃就要被批评」心理当然不好受,对不对? Ni7~ Mjjt  
同样的道理,孩子也一样,他会认为「做对题目都是应该的,爸妈总只挑剔做错的题目」孩子当然心理很不爽。 "z8L}IC!e5  
那要怎么转换说法呢? UB|f{7~&  
还是用做饭打个比喻:这炒蒜苗简直太好吃了,谢谢妈妈每天辛苦准备美味的晚餐。这句话妈妈听了后一定很开心,心想「我要煮更好吃的东西给家人」。 q4C$-W%rj  
同样的道理,孩子也一样,父母在检查孩子作业的时候,把注意力要先放到做对的部分:“你看,这道题目这么难你都做对啦,了不起 。”   ppP7jiGo  
孩子被称赞做到的事情就能产生无比的干劲儿「好开心,我一定要更努力」,这样做错的部分也能坦率接受。 J.N%=-8  
所以,父母太爱挑剔,会让孩子意志消沉;以「这里做的好」代替「怎么又错了!」孩子就会继续努力,更有干劲。 icOh/G=N;  
ok,今天这一讲就先说到这里。总结一下。 IDyf9Zra?  
家长在辅导孩子学习的时候,其实是一个教练的角色。教练最重要的职责是激发球员的潜能和斗志,使其表现地更出色。 VnAJOR7lrx  
我们再回顾一下前面的方法: "hdc B 0  
80U07tJ  
1. 以「正面直接要求」代替「负面暗示」 18jI6$DY  
2. 以「正面内容结束」代替「负面内容结束」 3V>2N)3`A  
3. 以「做的比以前好」代替「你不如其他人」 P33x/#VVE  
4. 以「这里做的好」代替「怎么又错了!」 nJ<h}*[  
p(f YpD  
虽然只是小小的语言上的转变,结果却有极大的差异。你可以在平时的沟通中多多尝试。 S;[9 hI+  
今天的分享先到这里,希望今天满满的干货能够给你带来启发和帮助。今天这篇文章整理自我们最新推出的音频课程《不焦虑,陪孩子学数学》的其中一讲,如果你觉得今天的内容有所受益,欢迎您订阅收听更多内容。 dq?{?~3  
       T.]+T[}!  
       6lpf k&  
       ;9MsV.n  
OQIQ   
bsO78a~=P  
(文/来源:养耳音乐网论坛 yangersao.com) f$[6 ]7P  
喜欢这篇文章   yS%IE>?  
看完留个言、点个赞、转发哦! 关注我,每天教你涨气质! TL lR"L5  
End

点赞支持 歌曲链接
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

精彩

感动

搞笑

开心

愤怒

无聊

灌水
 
快速回复
限100 字节
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,可以用”恢复数据”来恢复帖子内容
 
上一个 下一个